伊利暴跌事件再引口水战 光大证券离谱报告背后藏着谁 更令人好奇的大证是
2025-05-13 04:32:44 - 探索
一篇看空报告致伊利股份(行情,伊利 问诊)股价暴跌事件仍在持续发酵,暴跌研究报告的事件发布者光大证券(行情, 问诊)62页的再引战光大篇幅看空报告着实夺人眼球,但报告中的口水多数论断都被多方指为“不专业”,更令人好奇的大证是,光大证券大动干戈发布蓝筹股看空报告究竟是券离何动机迄今为止仍是一个谜。
62页“巨著”
光大证券看空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在近日的谱报确有些受伤,6月3日市场刚传出其4家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未获得审核的告背“乌龙”消息,同日光大证券又发布了一篇针对伊利股份的后藏看空报告,双重打压之下,伊利该股在当日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暴跌最大单日跌幅,大跌近7.75%,事件市值蒸发近54亿元。再引战光
券商发布研究报告本身是口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造成伊利股份这种股价出现暴跌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那么,光大证券发布的究竟是一篇怎样的报告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原来,该公司的分析师邢庭志用了多达62页的篇幅来论证其提出的“伊利股份未来五年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实质性冲击”的观点,并罕见地给予伊利股份“卖出”评级,其将看空的目标价格定在了22.7元/股。
若按照光大证券的预测,当时股价处于33.95元/股的伊利股价将下跌33.14%,市值减少高达229.84亿元。
观点偏颇
光大证券被指不专业
然而,光大证券的观点最终却被认为是“不够专业”,申银万国、安信证券、宏源证券(行情, 问诊)、瑞银证券、银河证券先后发出研究报告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
针对于此,财经评论员余荩表示,“光大证券唱空,其他券商唱多,是因为券商要对基金公司负责,它们肯定要跳出来维护伊利股份的股价,它们在这里面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冲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乳制品行业里的其他分析师也不认同光大证券的观点。
乳制品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认为光大证券的说法有失偏颇,他可能对乳业的整个产业发展和消费规律不是很清楚。当然,他讲的这些内容也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即便如此,我认为常温奶和低温鲜奶之间也没有太大的替代性和冲突,换句话说,每一个品类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说谁一定能替代谁,那是站不住脚的,它们有各自的优势”。
在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中,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也认为光大证券看空伊利股份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常温奶占据国内乳制品市场半数以上市场份额,是主流。同时,低温酸奶和进口奶对常温奶造成的冲击并不只是伊利需要面对,其他业内参与者也要面对,因此将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单独加于伊利一家公司恐不公。此外,伊利股份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低温酸奶、常温酸奶有所布局,并且与海外企业形成战略合作。”
罕见看空
背后动机仍成谜
此外,市场上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光大证券有可能是在配合机构做空伊利股份。“券商给出‘卖出’评级的情况比较少见,它得顾及到自身的利益,不太敢得罪基金和上市公司,所以不排除它是在配合机构做空。”有投资者这样表示。
若只从事情的表面上看,上述投资者做出这样的猜测也不为过。据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般而言,券商的研究报告确实不会下手太狠,这里面有两个利益关联:一方面券商要顾及基金的分仓,基金持有的重仓股不能看空;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和上市公司的关系,若闹得太僵,日后就不能去调研了,所以券商的研究报告已经日渐边缘化。
不过,前述投资者的观点也仅仅是一种猜测。在财务评论员陈剑炜看来,国内个股做空机制仍不完善,收益很小,光大证券不太可能是为了做空而出报告的“浑水”模式。深圳金田龙盛投资公司总经理杨丙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做空是属于操纵股价,属于违规行为,光大证券不太可能去做空”。
事实上,从伊利股份近一个月来的融券情况来看,融券的卖出量也没有出现巨大的波动,从5月开始至6月3日期间,该股融券的卖出量均在100万股以下,也就是说,此前并没有明显的做空资金介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6月3日伊利股价大跌时,却有大量资金融资买入,当日的融资买入额高达3.05亿元,相比平时至少高出了3倍以上,资金逢低买入的情况比较明显。对此,陈剑炜认为,可能是有人想做多,在利用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砸盘,扩大整个事件的效应,打压股价后乘机吸筹划。的确,伊利股份大跌当日的成交量也是比平时放大3倍左右,接盘的资金量巨大,达到22.97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叶龙招
标签:研究报告|乳制品|分析师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END -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
四部门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
四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日前,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出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
2.5万元买翡翠打水漂?消费者投诉“天天鉴宝”不发货不退款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一个多月前,我在天天鉴宝平台上花2万多元买的翡翠,平台既不发货也不退款,现在连APP都登不上了。”近日,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天天鉴宝”文玩竞拍平台遭遇消费维权难问题。《中国消费者报》就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选购儿童服装“四注意”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不少家长打算给孩子挑选服装。然而,市场上儿童及婴幼儿服装鱼龙混杂,如何给孩子挑选安全放心的服装困扰着诸多家长。5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
加强合规经营 上海约谈美团等12家电商平台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平台合规经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召开大型电商企业线上行政约谈会,美团、饿了么等12家涉及民生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参会。记者了解到,会上,上海
3•15在行动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寿山石雕,动辄叫价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却从不标价;有的商铺柜内玉镯玉坠,没一件正规标价;整个金店摆满各款金饰,就是找不到当日金价的告示牌。2月下旬以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养老辅助器具越贵越好?中国消费者协会测试发现并非如此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如今,各类养老辅助器具及适老化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市场,这些产品是否符合老人需求,是否真正“适老”?11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邀请媒体记者和老年志愿者走进中国家电研究院,对多
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有力开局良好_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汤 珏)4月25日,我市发布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增速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回升向好态势明显。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稳扎稳打拼干劲 将心比心解民忧——记85后、95后市场监管人盛晓炯、裴灏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施本允)杭州市拱墅区2021年以1273.4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浙江省零售总额第一的宝座,然而以一区之力胜数城的拱墅,也接到了数量庞大的举报投诉。2021年,拱墅区市场监管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8月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
11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地域覆盖